研究背景
迄今為止,商業(yè)化鋰離子電池多采用具有揮發(fā)性和易燃性的有機電解質,存在一系列安全問題。而固態(tài)電解質因其固有的高安全性和良好的熱穩(wěn)定性,受到廣泛關注。其中,聚合物電解質(SPE)具有柔性、制造工藝簡單和界面接觸良好等優(yōu)勢,但也存在室溫離子電導率低、正負極界面穩(wěn)定性差,以及相對較窄的工作電壓窗口等問題。將活性無機填料分散在聚合物基體中,形成復合聚合物電解質(CPEs),有利于提高離子電導率和機械強度。此外,增塑劑的引入可以進一步提高CPE的離子電導率。
然而,單一的CPE能隙仍然很窄,不能擴大電解質的電化學窗口。構建雙層聚合物電解質有望解決上述問題。然而,雙層SPE會造成額外的聚合物/聚合物電解質界面電阻、低電解質界面兼容性和不連續(xù)的Li+遷移路徑。因此,需要設計和構建具有高離子電導率、低界面電阻和強抗氧化能力的雙層SPEs。
成果簡介
近日,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黃富強教授和臥龍崗大學Nana Wang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發(fā)表了題為“Quasi-Double-Layer Solid Electrolyte with Adjustable Interphases Enabling High-Voltage Solid-State Batteries”的論文。該工作通過向聚偏二氟乙烯(PVDF)基CPE中添加具有高氧化穩(wěn)定性(碳酸丙烯酯)和高還原穩(wěn)定性(二甘醇二甲醚)的增塑劑,提出了一種新型準雙層復合聚合物電解質(QDL-CPEs)。碳酸亞丙酯的原位聚合,可以形成正極電解質界面(CEI)膜,增強抗氧化能力。二甘醇二甲醚與PVDF之間的親核取代反應增加了電解質在負極側的還原穩(wěn)定性,抑制鋰枝晶形成。QDL-CPEs具有高離子電導率、寬電化學窗口、穩(wěn)定的電極/電解質界面,且沒有額外的電解質-電解質界面電阻。因此,QDL-CPE提高了NCM811//QDL-CPE//硬碳全電池在室溫下的循環(huán)性能。
研究亮點
(1)將還原穩(wěn)定性高的二甘醇二甲醚(DGM)添加到與負極接觸的PLL-CPE(D-PLL-CPE)中,將易聚合的碳酸丙烯酯(PC)添加到與正極接觸的PLL-CPE(P-PLL-CPE)中,使接觸正、負極的CPE具有不同的表面特性,且沒有額外的電解質-電解質界面電阻;
(2)通過PC的原位聚合在NCM811上形成了人造CEI層,從而增強了P-PLL-CPE的抗氧化能力;
(3)在負極側,由于DGM中的含氧官能團與PVDF的親和力較強,拓寬了D-PLL-CPE的電壓窗口,促進了鋰鹽的解離,改善了鋰離子的傳輸。
圖文導讀
1. QDL-CPE設計和物理特性
圖1、a)QDL-CPE和PSSB的設計策略示意圖;b-d)SEM圖像和e)QDL-CPE老化前后的離子電導率。
圖1a顯示,為了同時滿足正極側高壓兼容性和負極側低的負極反應性,在PLL-CPEs中加入不同的增塑劑PC和DGM,得到P-PLL-CPE和D-PLL-CPE,形成QDL-CPE。與傳統(tǒng)的雙層CPEs不同,QDL-CPEs的設計除了增塑劑外,基本成分相同,可以消除不同電解質的接觸界面,從而避免高的界面電阻。因此,基于PVDF、LLZO、LiTFSI和PC或DGM的分子間相互作用,QDL-CPE有望在正極和負極上實現高電壓兼容性、高離子電導率和電極/電解質界面穩(wěn)定性。
掃描電子顯微鏡(SEM)圖像顯示(圖1b-d),與單一CPE相比,初始QDL-CPE中存在可見的聚合物/聚合物界面。然而,老化后,QDL-CPEs中的可見界面消失了,這意味著QDL-CPEs中幾乎沒有界面電阻。此外,圖1e顯示,在老化前,由于QDL-CPE中聚合物/聚合物界面的存在,單一CPE顯示出比QDL-CPE更高的離子電導率。老化后,它們顯示出相似的離子電導率,室溫下約為1.3×10-4S cm-1,進一步證實QDL-CPE中的D-PLL-CPE和P-PLL-CPE之間幾乎沒有界面阻抗。因此,QDL-CPE可以保持高離子電導率、緊密的電極-電解質界面,并有望在正、負極應用上具有獨特的界面電化學特性。
圖2a-c顯示,P-PLL-CPE能夠完全包覆NCM811顆粒,并構建共形涂層,形成厚度為15-30 nm的人造CEI層。在人造CEI層和NCM811之間沒有產生空隙(圖2c),意味著它在循環(huán)過程中是穩(wěn)定的,且沒有接觸損失。
圖2、 a,b)5個循環(huán)前后,P-PLL-CPE中NCM811的SEM圖像;c)P-PLL-CPE中NCM811 5個循環(huán)后的TEM圖像;d,e)D-PLL-CPEs中硬碳在5個循環(huán)前后的SEM圖像;f)5個循環(huán)后,D-PLL-CPE中硬碳的HRTEM圖像;NCM811正極側P-PLL-CPE的g)F1s和h)C1s的高分辨率XPS光譜;硬碳負極側D-PLL-CPE的i)F1s和j)C1s的高分辨率XPS光譜。
對于負極側,由于鋰金屬的不穩(wěn)定性,鋰負極被硬碳取代。圖2d顯示,硬碳覆蓋有一層D-PLL-CPE,表明硬碳與D-PLL-CPE具有良好的兼容性。SEM和高分辨率透射電子顯微鏡(HRTEM)圖像(圖2e、2f)顯示,循環(huán)后硬碳上的D-PLL-CPE層消失,表明負極側沒有鈍化層,這將有利于鋰離子的運輸。
此外,XPS顯示,在PVDF基電解質中原位形成了LiF(圖2g-j)。預先形成的LiF分散在電解質中,Li+導體的空間電荷層,促進離子傳輸(圖2g和2i)。圖2h和2j顯示,循環(huán)后C1s的信號基本保持不變,表明LiF的形成沒有影響聚合物的穩(wěn)定性。
2. 電解質鍵合和氧化還原特性的分析
圖3、P-PLL-CPE的a)FTIR光譜和b)SSNMR光譜;c)基于密度泛函理論(DFT)計算電解質組分的HOMO和LUMO能級;D-PLL-CPE的d)FTIR光譜和e)SSNMR光譜;f)解離能和吸附能的比較。
為了深入了解電解質中的分子間相互作用,通過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(FTIR)和固態(tài)核磁共振(SSNMR)對P-PLL-CPEs和D-PLL-CPEs進行了表征。圖3a顯示,1400和1790 cm-1處的峰歸因于P-PLL-CPE中PC的C-O-C和C=O振動。在與NCM811混合后向低波數轉移,表明PC在NCM811表面聚合成PPC。SSNMR中的13C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(圖3b)。19 ppm處的峰歸因于P-PLL-CPE中的PC增塑劑,當與NCM811混合時,該峰向低角度移動,說明PC發(fā)生開環(huán)聚合。當PC聚合成PPC時,HOMO軌道能的降低表明,氧化穩(wěn)定性提高(圖3c),更有利于保護處于充電狀態(tài)的正極材料。
在D-PLL-CPE的制備過程中,DGM中C-O-C振動(圖3d)從1100 cm-1轉移到1175 cm-1,表明DGM和PVDF之間發(fā)生了親核取代反應。此外,在SSNMR譜中,PVDF中44 ppm的C-H峰明顯分裂,表明DGM與PVDF的C-H鍵相連(圖3e)。將D-PLL-CPE與硬碳混合后,共聚物(PVDF-DGM)沒有結構變化,即使在循環(huán)后也沒有變化(圖3b)。PVDF中的氫被DGM取代后,LUMO從-0.77 eV變?yōu)?0.38 eV,提高了D-PLL-CPEs的還原穩(wěn)定性(圖3c)。此外,PVDF-DGM對Li+的吸附能(-379.63 KJ/mol)高于PVDF對Li+的吸附能(-369.46 KJ/mol)(圖3f),表明PVDF-DGM更有利于LiTFSI的解離,從而增強Li+的傳輸。
3. 原位電化學共焦系統(tǒng)(ECCS)測試
圖4、a)循環(huán)期間的充放電曲線和體積變化;b)在不同充放電狀態(tài)下的照片。
負極/電解質界面上的鋰枝晶生長和循環(huán)過程中電極的膨脹和收縮變化,會破壞電極-電解質界面,導致電池的電化學性能變差。因此,采用原位ECCS表征來研究D-PLL-CPE/硬碳界面的結構和化學穩(wěn)定性。圖4a顯示,基于插層機制,硬碳幾乎沒有體積膨脹。D-PLL-CPEs充電時收縮,放電結束時膨脹。
圖4b顯示,在老化前后可以觀察到緊密的D-PLL-CPE/硬碳界面。Li+插入后,硬碳區(qū)變黃。當脫出Li+時,顏色逐漸恢復到之前的狀態(tài)。但插入的Li+不能完全脫出,導致庫侖效率(CE)損失。然而,在硬碳和D-PLL-CPE之間的界面處,沒有形成鋰枝晶。穩(wěn)定且緊密的D-PLL-CPEs/硬碳界面,可以降低局部電位,從而避免鋰枝晶的形成。此外,在D-PLL-CPEs/硬碳界面中,沒有發(fā)現接觸失效,這將有助于實現優(yōu)異的倍率性能和循環(huán)穩(wěn)定性。
4. PSSB的電化學特性
圖5、NCM811//QDL-CPEs//Li的a)充放電曲線和b)在1 C下的循環(huán)性能;c)NCM811//QDL-CPEs//硬碳的充放電曲線;d)基于不同電解質的PSSB的循環(huán)性能;e)NCM811//QDL-CPEs//硬碳在不同循環(huán)下的EIS光譜;f)基于不同電解質的PSSB倍率性能;g)NCM811//QDL-CPEs//硬碳在1 C下的長循環(huán)性能。
圖5a-b顯示,當將高壓NCM811正極與鋰金屬負極匹配時,NCM811//QDL-CPEs//Li電池在3-4.8 V的電壓范圍內,顯示出82.8%的高初始庫倫效率(ICE),100次循環(huán)后保持136.5 mAh g-1的比容量,沒有形成鋰枝晶,表明QDL-CPE具有高抗氧化能力,寬電化學窗口和穩(wěn)定的界面特性。圖5c顯示,NCM811//QDL-CPEs//硬碳電池的ICE為74.2%。此外,與純P-PPL-CPE和D-PPL-CPE電池相比,QDL-CPE電池具有更高的容量和更長的循環(huán)穩(wěn)定性(圖5d),說明QDL-CPE可以滿足不同的正、負極界面特性要求。
圖5e顯示,多次循環(huán)后電荷轉移電阻(Rct)變小,但界面電阻(Rf)幾乎保持不變。這意味CEI是穩(wěn)定的,在循環(huán)過程中沒有形成新的鈍化層,并且電極材料沒有結構變化。較小的Rct將有利于提升倍率性能。NCM811//QDL-CPEs//硬碳電池在0.1、0.2、0.5、1和2 C時的容量,分別為174.6、167.4、132.1、109.2和87.9 mAh g-1。當電流密度恢復到0.1 C時,容量恢復到170.1 mAh g-1(圖5f)。即使在1 C下,200次循環(huán)后仍具有80.2%的容量保持率(圖5g)。
總結與展望
本文通過將不同種類的增塑劑PC和DGM引入PVDF/LLZO/LiTFSI CPE中,提出了QDL-CPE的新概念。在QDL-CPE中,沒有額外的電解質-電解質界面電阻,且可以同時實現高離子電導率、寬電化學窗口和界面穩(wěn)定性。雙層電解質使得在正、負極上形成不同的界面,其中在NCM811正極側可以獲得穩(wěn)定的類CEI層,而在硬碳負極上則不含SEI。此外,在循環(huán)過程中沒有生成鋰枝晶。其次,PC的原位聚合可以增強P-PLL-CPEs的抗氧化穩(wěn)定性,而DGM和PVDF的親核取代反應,可以提高D-PLL-CPEs的低電壓穩(wěn)定性。最后,PVDF-DGM更有利于鋰鹽的解離,促進Li+的傳輸。所有這些優(yōu)點都提高了NCM811//QDL-CPEs//硬碳全電池在室溫下的電化學性能。
文獻鏈接
Quasi-Double-Layer Solid Electrolyte with Adjustable Interphases Enabling High-Voltage Solid-State Batteries. (Advanced Materials,2021, DOI: 10.1002/adma.202107183)
特別聲明:本站所轉載其他網站內容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內容僅供參考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
掃描關注
上海聯凈官方微信
隨時了解最新資訊